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清心镜 赠韦先生 金 · 马钰
公清,火戏虚。
寂寂虎随龙憩。
莲绽、胜似群花,缘行周济
悟回头,真自喜。
诀无为清净,自然通秘。
自得、休别追求,人免不讳。
按:拆韦字起
恣逍遥 继重阳韵 金 · 马钰
 押词韵第三部
二气绵绵,调来细细。
向琼壶里头封闭。
子午宫前,玉金周济
这玄妙分明,免教商谜。

天上灵苗,海中根蒂。
霞光布灿无涯际。
忽见真容,如同玉腻。
通元始修行,在乎子细。
连州重修车陂 北宋 · 郑侠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六、《西塘集》卷三、《永乐大典》卷二七五四
熙宁九年岁除日杜靖国连州
明年正月初,明以书来言车陂之利,曰:连,江山之佳郡。
惟冈岭重复,而地形硗确,穴地数尺,鲜不遇石。
城中之井以十数,而少旱即涸。
湟川自郡北南行,而陂于西域,百步而近。
其流清,其味甘,唯大旱,山焦泽焚,而此不竭也。
昔有就陂之深而为车者,漱石为渠,道之入城。
凡仓廪府库,官之廨宇,皆得以周济
岁旱,则引其流,环之城中,盖民屋吏家,僧居道室,军士之垒,与夫沟池之浸润,园圃之灌溉,鲜不赖其施者。
有缪于政体,不思其费小而利大也,因废而不修,郡人甚叹息之。
岁少涸,则公私皂仆,汩汩远至城外,溪汲以待餴饎涤濯,而馀无及矣,如是者累年。
予之交代郎中张公,始复其旧,且言:「张公之为政,清平夷易,无矜聪明,以掩前人之美,而见己之善,惟公私之利是图。
予嘉焉,子其志之,予砻石待之」。
未几,又以书来,曰:「石既具矣,然予以城中之民,其口万计,而车陂之利,一轮为不足,又于其旁,增置一轮,于是城中远近,无不均
盖其费无几,功用之成,曾不旬日,而举郡皆利。
此为政之急务也,何惮而不为哉」!
予于是喟然叹曰:靖国,其真乐人之善,而爱民深之所为也。
苍山巨崖,陂湖池泽,丘陵阪险,凡在天地之间者,孰非民之利?
患在乎人之不尽其心耳。
惟智为能,乐运其才,而思以济众为己任。
是故位无小大,地无远近,凡可以有为者,无不举。
而世之饰智矜愚,嗜功名而喜新奇者,往往率意妄作,诞谩诬罔。
绣春葩而画凝脂,有徒费而无实效,固多矣。
而忌修惮作,乐因循而茍岁月者,又皆惧谗畏讥,偷懦窜缩,毁佳庸于已成,指厚利为无益,比比皆是也。
是以山泽之利,闭而不施,阴阳失其道,而民不被其赐也。
如张公所为,修之已废,而不自以为功;
靖国又能乐道前人之善,而益其所未至。
使环州之人,无不均,率皆更政易任,未尝相知名,而所以兴滞起废,惟公私是利者,犹之同席而谋也。
呜呼,何其用心之公,措事之当!
与夫所谓绣春葩,画凝脂,徒费而无实效,毁佳庸于已成,指厚利为无益者远矣!
予是以乐为之书。
条具宗室合行事件劄子崇宁元年十一月1102年11月 北宋 · 蔡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伏考宗室,在祖宗朝,制禄盖寡。
至仁宗时,始除南班官,自率府副率凡五六迁遂至正任。
承平日久,皇支寖繁,神宗皇帝乃下诏书,别其亲疏,异其等杀。
遂断自祖宗袒免亲罢补环卫之官,尽除班行名目;
袒免以外,更不赐名授官,止许应举。
熙宁至今,宗室人无官者已一千五百馀人,宗女之未嫁者亦千五百有奇,皆宣祖、太祖之裔,或有贫困失所者。
臣等伏考神宗诏书,盖为袒免既已赐名授官,若愿应举者,自当依进士法;
其非袒免,既不赐名授官,故止令量试艺业,即推恩数,非若应进士举之难也。
至于年长,累试不中,则又有特与推恩、量材录用之制,则随其材器收录尽矣。
至于世数稍远,及贫无依者,则又赐田存恤有差。
逮元祐纷更,废量试之法,改依进士科举之制,是以自熙宁元符初,三十馀年,中科举者才二十馀人。
既废量试之法,亦未尝有以年长推恩者。
赐田之令,徒为虚文,虽有量给钱米之法,未能周济其乏,遂致宗室不能自给。
臣等谨追考神宗诏书,推原本旨,稽之往昔,增以当今所可行者,谨条具如左:
一、非袒免亲,乃祖宗六世孙。
伏请将上件服属宗室二十五以上者,今次许于礼部投状,试经义或律义一道,以文理稍通者为合格,分为两等,候至来,附进士榜推恩。
内文艺优长者,临时取旨。
其不能试,或试不中者,并赴礼部书家状,读律,别作一项奏名。
今来止为前此未曾推广补考量试推恩之令,致使宗室无官者遂众,有此陈请,只作一时指挥,不为永法,今后自依熙宁诏书赐田。
其田并于两京近辅、沿流州军,取应未卖官田物业拨充。
每州府各置宗室官庄,专差文武官各一员,与逐州通判同行管干,逐县兼管,仍置指使二员。
每岁量入为出。
宗女量给嫁资。
仍立定则例,量支嫁娶丧葬之费。
其逐州自今后,有没官田产物业,更不出卖,并拨入官庄。
仍先于京西北路拨田一万顷。
一、熙宁诏书,袒免以下许随处置产业;
其出官即置田宅,一如外官之法。
盖以宗支寖广,其疏属理当听其外居。
勘会宗室旧来在宫有出入之限,有不许外交之禁,宫门有讥察之令。
今疏属外居,仅遍都下,出入无禁,交游不节,往往冒犯法禁。
伏请非袒免亲以下两世,欲分于西京南京、近辅或沿流便近居止,各随州郡大小创置屋宇。
仍先自西京为始,每处置敦宗院,差文臣一员、武臣一员管干,参酌在京院法禁可施行者颁下。
应无父母兄弟,见任将军副使上官者,许令前去;
若有父母兄弟而愿去,或无而不愿者听从便。
依外官赴任立法,量给舟船接人。
一、乞依神宗诏书,不拘世数,应宗子宗女尤贫失所者,伏请委所在州郡报明,量加存恤讫奏。
一、乞于两京置外宗正司官,掌业所在宗室,择宗室之贤者管勾外宗正事。
仍自朝廷于本州通判职官内选差二人兼领丞簿,以主其事。
一、乞随所在诸宫置学,添教授,立法教养。
量试宗室,依熙宁文武官试出官法策试经义,中选者许令出官;
若再试不中者,止许在宫院,使食其禄。
一、神考釐正宗室袒免非袒免,各立奏补子孙之法,独缌麻亲旧用国荫,自来未有荫孙以下明文。
伏请依外官例,得补荫孙。
一、旧制,宗室袒免亲参选,常许不拘名次陈乞指占差遣
非袒免亲,初选依条添差外,更不拘名次陈乞指占差遣一次,以后每到部,与升一年名次陈乞。
今后宗室非袒免以下亲量试出官者,并各于员阙外添差。
每大郡通属县不得过十人,中郡不得过七人,小郡不得过四人。
候到任不签书本职公事。
如有本辖长贰或监司二人保奏,堪任釐务,方得供职。
未釐务者,添支驿券,供给人从。
按:《宋朝事实》卷八。又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五之一五。第一册第一一九页、崇儒一之一、(第三册第二一六三页)职官二○之三四、(第三册第二八三七页)职官五七之五二(第四册第三六七七页),《文献通考》卷二五九。)据《宋会要辑稿》帝系五之一八原注云,蔡京此劄子共条具九事,诸书所收皆不全,而互有详略异同。兹将《宋会要辑稿》帝系五之一五、职官二○之三四所载附录于下,以资补充参考。帝系五之一五云:「奉承德音,谨追考神宗诏书,推原本旨,稽之往昔,增以当今所可行者,谨条具如左。如允所请,即乞付本司立法施行。一、自熙宁降诏已来,宗室量试之法中废不讲,至绍圣间始复讲之,所以预试应格之人至少,亦未曾有以年长特推恩者。宗室之无官者繇此甚众。今若俟其累试不中,然后录用,缘未尝教养,一旦峻责其艺能,则推恩之文,殆成虚设。况非袒免亲,乃祖宗六世孙,恩泽所加,谓宜稍厚。乞将上件服属宗室年二十五已上者,今次许于礼部投状,试经义或律义二道,以文理稍通者为合格,分为两等,候至来进士榜推恩。内文艺优长者,临时取旨。其不能试,或试不中者,并赴礼部书家状,读律,别作一项奏名。只作一时指挥,不为永法,今后自依熙宁诏书并元符试法施行。一、宗室有世数既远,出仕外官者渐众,而宗女随夫之官者数亦不少。或亡殁于外任,而其子孙不能归葬,或随侍在外,因而流落,或孤寡无依,或道路贫病,若不存恤,恐无所归。今请委所在州军常切体量,如有上件宗室,仰随所在保明,量加存恤。乞奏其存恤格,从本司评议颁下。若应保奏而不保奏,或保奏而不以实,并杖一百。听宗室随所在监司陈述,监司依格给讫,按劾以闻。一、宗子虽有教授,名存实废。宗子往往不出听读。虽设宗子学,聚而为一,则有赴学之费、往来之劳,其势必不能群处。今请逐宫各置大小二学,添置教授二员。量立考选法,月书季考,取其文艺可称、不戾规矩者注于籍。在外住而愿入宫学者听。依熙宁诏书、元符试法量试推恩。其学制从本司参定。愿入太学律学者亦听。应宗子年十岁已上入小学,二十以上入大学,年不及而愿入者听从便。若无故应入学而不入,或应听读而不听读者,罚俸一月,再犯勒住朝参,三犯移自讼斋。即两人不入学,本官、本位尊长罚俸半月;三人以上并犯者罚一月,十人以上罚两月,重者申宗正司奏裁。一、今虽置学立师,为量试之法,然所学未广,遽使出长入治,必未能守法奉令,而至瘝官废职。伏请依熙宁文武官试出官法再试经义,中选者许令出官。若再试不中者,止许在宫院,使食其禄。其试法从本司参定。一、熙宁间神宗釐正宗室,乃有袒免亲赐名授官,非袒免亲更不赐名授官,只许应举之制。袒免、非袒免亦各立奏补子孙之法。独缌麻亲旧用国荫,自来未有荫孙已下明文。今请依外官例,得补荫孙。一、旧制,宗室袒免亲初参选,常许不拘名次陈乞指占差遣。非袒免亲初参选,依条添差外,更许不拘名次陈乞指占差遣一次。以后每到部,如无遗阙,与升一年名次。今来袒免以下亲出官者,人数寖多,侵占在部元阙不少。缘职事既有修废,若不分别勤怠,无以劝沮,欲乞今后应宗室非袒免以下亲,量试出外官者,并各于员阙外添差。每大郡通都属县不得过十人,中郡不得过七人,小郡不得过四人。到任不签书本职公事。如有本辖长贰或监司二人保奏,堪任釐务,方得供职;未釐务者,添支驿券,供给人从并减半支破。」职官二○之三四云:「追考神宗诏书,条具宗室事当今可行者,乞付本司立法。一、袒免外,两世贫无官者,既不赐官,又不量试,故熙宁诏书惟赐田土。此服属既尽,而恩有不可已者也。今宗室未食禄者,与夫宗女未嫁者甚众,世数既远,禄不可及,乞依熙宁诏书赐田。其田并于两京近辅、沿流州军取应未卖官田物业拨充。每州府各置宗室官庄,转差文武官各一员,与逐州通判同行管干。逐县仰县兼管,仍差指使二员。所收钱物并付系省仓库收贮,每岁量入为出,常于三分内桩留一分,以待水旱,约服属远近,每月量支俸料。宗女量给嫁资,仍立定则例,量支婚嫁丧葬之费。其逐州自今后应有没官田产物业,更不出卖,并拨入官庄。其管干官并指使并增俸料。若能擘画增衍,量立赏典;或致亏欠,亦立罚格。仍先于京西北路拨田一万顷,并从本司立法行下。一、宗室旧来在宫有出入之限,有不许外交之禁,宫门有机(按:应作「讥」,下同。)察之义(按:「义」字当衍。)令。今疏属外居。
周公济诗叙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镡津文集》卷一三
潜子昔在浔阳公济丱年,方师吾友周叔智
务学而沈详,言不妄发,与诸生绝不类。
潜子常谓叔智曰:「浔阳江山气象清淑,宜钟于其人。
在此诸生,周氏之子疑其得之矣,余观其学有所成」。
潜子浔阳十有馀年,果闻公济进士升第。
其后又闻以贤监司李公之举,得宰建德,不一载而道路传为贤令。
去秋以事来,乃权钱唐,遂得往还山中。
见其治民少以吏术,而多用仁义。
视事敬而勤,行己端而廉,与人交久而益敬。
未逾月,而杭人翕然称之。
潜子窃喜,幸吾前言之验矣。
然称之。
叔智有道之士也,平生最好以仁义进人,而激励其风俗,怅其早亡,不见公济今所树立。
虽然,公济来资自得,岂谓不肖假其贤师善导之所助耶?
潜子始以传道为志,所蕴未伸,公济不平,力为吾振之。
其诚且勤,虽古之慷慨之士不过是也。
将别,蒙意甚感之,乃为诗以赠其行。
诗曰:
秀气郁兮在若人之躬,吾昔睹之兮卓异群不同。
验治迹兮今也炳融,慨尔师兮不觌乎君子之风。
方别离兮江涘,趋双阙兮千里。
帝座煌煌兮君门严深,勉自进兮勿使陆沉。
食货论下 其一 轻重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四
臣闻圣人以仁守位,以财聚人。
故财者,帝王之所以平理万物,养成群生,保邦御世,安民制治之本也。
夫生人之用,莫重于谷帛,然圣人立成器以为天下利,作为货币,以通有无。
而后养生送死之物备,贵贱之伦别,万物流布而不竭,贸迁而无穷。
燧人氏至于三王,未有不以轻重之法为政者也。
「通其变,使民不倦」。
明其天时,辨其地利,察其人力,审其物理,执权衡以御天下,而操纵于其不平之间,然后天地百物之情可得而见,而轻重消息制于君上矣。
夫至动而不齐者,莫甚乎人心;
众趋而起争者,莫急乎财利。
故齐动在乎令,息争在乎均。
人君者,出令而主均者也。
长则萦之,短则伸之,虚则益之,实则损之,裒多益寡,称物必平,示之以予之形,而不见其夺之理,使民由之,不知其故,而后可以制天下之变,成天下之务也。
今国家奄四海以为富,笼山泽之所产,毛附之土有税,横目之民有籍。
东南之美者,大贝、美珠、羽毛、齿革也;
西北之美者,皮罽、名马也;
中国之产,三品之金、锦绮、织文、泉刀之利也。
夫盐,食肴之将;
铁,田农之本;
酒,百礼之会;
,众饮之长,皆管于县矣。
历代所增横率杂调,相循俱在,货物殚竭,生人困瘁,然而储廪不为之实,帑藏不为之积,其故何哉?
盖物有贮滞,利有稽伏,开塞无术,敛散不时。
司徒能张其空簿,多设科禁,勾剥奇赢,累年无舍,勘诘毫杪,万里待报,以至令下而诈起,法出而奸生。
盖由不知轻重之权,不达盈虚之道,故略大而规小,忘远而图近者矣。
或曰:司会之府,实掌国财,赋舆有经,出纳有程,遵常循故,谨守其度,若之何轻重之为也?
臣应之曰:今夫民有数金之业者,犹知坐廛行贩,准时趋利,持其缓急,取雄井邑,况于为国乎?
况于天下乎?
故夫以轻重治食货者,民足而国赡,弱国可以强;
其不知轻重之道者,民困而国乏,强国必弱。
请试观于唐氏,开元天宝时,丕冒日出,寰海平宁,国本厚矣,及明皇季年,颇事侈费,而崇礼、慎矜、韦坚、王鉷希意图宠,剥刻百端,不能开通利涂而专取于民,倚法以弄权,敛怨以搆祸,四方骚动,遂用倾危。
宝应永泰中,承大兵之后,民庶凋残,仍岁凶荒,中外艰食,宫厨无兼时之积,禁军绝饷,畿甸百姓挼穗以供之。
方岳骄将旅拒傲命,违慢法度,征赋不入,郡县益减。
而得刘晏掌租庸,以羡馀相补,人不加赋。
自诸道巡院距京师置递相望,四方物价之上下,水旱丰穰之地,不浃日毕知,故食货之轻重,权于掌握,而能通其壅滞,致天下无甚贵甚贱之物,朝廷获美利,国用周济,下无横敛,民不知劳。
故唐世识者以为自搉筦之兴,通其术者惟一人。
故开元得聚敛之臣,不知阜财之术,直取无名,若夺攘剽略,故下困上虚,以强盛而至丧败。
宝应得计数之臣,能明轻重之法,以理财通用,民赖其利,以衰陵而获安泰
是知轻重、平准,理国阜民之本也。
今国家贤材良佐在廷,夷吾、刘晏之比,岂曰无人?
意者或任之而不尽其材欤?
迁历之速,不暇经久之谋以集功利欤?
何山之麓,海之滨,积货滞利之多,而不知通泄;
东有遗秉,西有饿殍,而不知聚散;
冗游蟊蠹之害,而不知去也乎!
意者,任之而不尽其材,迁历之遽,不暇经久之谋以集功利而然尔。
诚朝廷图任贤能,属以大计,使得自选郎官已下至于黄绶,无限卑吏,惟材是用,为之官属,得以轻重用事,而以成效责之,必有管、葛之才出焉。
自然和钧齐物,关市不乏,货用足而国力赡,赋敛宽而民生安矣。
中宪大夫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志道哀诗 元 · 揭傒斯
苏公廊庙姿,推择起为吏。
论议动引经,举措必由义。
惟时方大旱,谓咎在冤滞。
决狱天乃雨,凶年化丰岁。
流声满山西,宪府立罗致。
慷慨平生怀,遂佐直指使
受命按边鄙,正色行使事。
边臣既威服,使亦免颠踬。
六曹收雄材,两府资远器。
激昂天下事,往往见谋议。
十载拘掾曹,弥年困文字。
虽云富匡赞,岂足尽材艺。
一命厕省僚,句稽得深弊。
铨选班爵冗,出入钱谷细。
并缘出多门,穿穴肆奸利。
有如水上萍,驱去还复至。
因风一披荡,暂得免蒙翳。
再命主贼曹,持平独丕蔽。
恒求情中实,动究法外意。
功罪必诛赏,义恶俱惕厉。
三命参宥密,令闻益昭晰。
和林跨大漠,肇造此根柢。
东际瀚海头,西控流沙裔。
北穷阴山外,南掎两都势。
连营列万里,仓庾千万计。
镇以磐石宗,重以分省寄。
忆昔大德末,成庙方厌世。
桓桓忠献王,功大更多智。
武德既践阼,宫阙始清閟。
越邸矜微劳,宠极心乃异。
国有社稷臣,谗乃惑聪睿。
遂辍股肱任,往重藩屏系。
有威如雷霆,有恩若元气。
耕凿比中上,什伍相错置。
士忘远戍苦,民见太平治。
道路无拾遗,商旅毕怀惠。
忠献一朝没,武皇亦遐弃。
骎寻延祐中,权相擢天位。
磨牙吮人血,掉尾恣狂猘。
戕贼骨肉亲,迫逐见危坠。
天人共震怒,降灾及兹地。
大雪深丈馀,人马相枕毙。
重为朝廷忧,夙夜靡宁志。
除吏超五等,闻者尽惊避。
苏公拜郎中,即日辞九陛
厚禄非所荣,高爵非所贵。
彼民亦天民,安得皆坐视。
兼程到官所,发廪急周济
死者何嗟及,存者再生遂。
闾阎渐苏息,竭力补黥劓。
飞书九重天,请为兵民备。
募粟实塞下,慎勿惮劳费。
天子赐问劳,名王致金币。
至今赖长策,当时已多忌。
如何方赐环,及国竟长逝。
都人走相哭,行子为歔欷。
崩腾朔风迅,惨淡浮云曳。
苍松拔其根,黄鹄铩其翅。
幸哉有令子,名已注简记。
千秋常山下,豪杰一挥涕。
陈公墓志铭1123年 宋 · 宗泽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七、《忠简公集》卷三、《居士传》卷三○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公处丽水人
幼丧母,随其父侨寓,因与先人游,遂相结为义兄弟。
省事,即尊奉公若叔,公抚视某犹子也。
后虽为姻家,而眷眷克恭,如念天显,未尝一日替。
先人中疫气病几死,至亲无肯过门者,惟公不忍离侧,凡药饵必尝而后进。
某护先人丧,归自胶水,公迎之路,抚棺号恸,哀感行路人。
先人讳日,公躬走佛刹荐奠,以叙追悼意。
公与先人,自幼至老,自老至死,已死且不忘,每语及,必梗塞泣下。
呜呼!
公有实德于某,曾未一报,今乃云亡,墓隧之刻,非某其谁宜为?
公讳允昌,字得全,今为婺之义乌人
三世皆不仕。
曾祖桓、祖生、父居昱、母魏氏。
公父,某尚及见之,庞厚温粹,与人侃侃言必以诚,独生公
公娶霅溪潘氏,先公卒。
公自幼特立,严正而和,疏通而信。
惟喜佛,思净觉心,求寂灭趣,于是屏居小室,宴坐湛然,离诸染著。
凡所酬对,取静为證,无毫留碍事,如老尊宿常梵行者。
一方乡人,有讼必质公,公为剖析理道,定论曲直,又饮之酒以和之。
故凶悍狡狯愧服,无复敢哗,间有窘乏,不吝假贷。
怠慢者谕以勤,浮侈者谕以俭,漫浪不谨者谕以修饬,不独随宜周济,而必寓之教焉。
里有丧,不问识与不识,常备棺榇以副其求,若急难所需,无少难色。
以是乡人依归爱慕,若疏若戚,若远若近,咸不言姓名,止以公称之。
恶少不逞辈,不敢造公门。
或持县檄至,必唧唧下气怡声,惟恐公闻知。
此非有力胁持之也,皆自心悦诚服如是尔。
公享年八十八,未亡前一月,屏去茹荤,浸不欲食,但饮沈香水三日,百无所苦,神识不乱。
宣和壬寅十一月十二日,若睡而逝,兹殆学佛积善所致然也。
公一子一女。
子昂迪功郎,前任邵州新化簿。
公薨背后,哀苦毁瘠,去公九十日而卒。
女适游士傅璨。
孙诗,懋于学,公不欲其去膝下,强纳粟为大庙斋郎
曾孙敦仁、敦义、敦礼、敦智、敦信。
曾孙女四人。
卜以宣和癸卯十二月乙酉,葬公于永安乡下岩原,使来乞铭。
某不敢以废学辞,谨为之铭。
铭曰:
公坐一室,心自内观。
了知六尘,皆见幻妄。
故于财色,尽欲远离。
方寸泊然,清净圆满。
公无所住,予复何言。
兹强铭公,聊示尔后。
陈八评事墓志铭1116年 宋 · 宗泽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七、《忠简公集》卷三 创作地点: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
某先父行己谨且信,不泛交游,与公相厚善,情好既笃,遂结为姻家。
今公之孙旸,以书告某曰:「旸祖安厝有期,愿丐铭藏诸幽」。
旸,某甥也;
某,公婿也,义不可辞。
公陈姓,系出有妫,世为婺之义乌人
曾祖、祖、父,皆晦迹不仕。
公讳裕,字宽夫,天资庄重,不妄嬉笑,不轻然诺。
孝于亲,母年九十馀,公下气怡声,左右承顺,起居饮食,必躬省视。
出入恋慕,不啻如童稚时。
二兄一弟,疏懦不立,公俯仰友爱相怡怡,至老不少懈。
尝闻《礼记》云「毋不敬」,公曰:「嘻!
果能行此一句,即不失为善人君子」。
某幼闻是语,暨长,观公禔身接物,循循侃侃,其与邻里,不问长少,必委蛇致恭,毋敢慢。
有以急难告者,随分周济
见樵牧子,亦推诚遇之。
使仆妾未尝形之色。
聚族数百指,闺门雍肃,中外姻戚,咸以长者称。
娶刘氏,享年八十有六。
某年某月某日,以疾卒于正室。
垂死,神识冲静,殆平生乐善寡欲之致也。
男六人:曰什,和易孝友,践履如公;
曰锡,处太学,以文行驰名,及进士第,朝廷除复州教授,二子不幸皆先公卒。
曰伋、曰备、曰成、曰镗,咸修谨克家。
女三人,长适刘哲,次适宗峄,幼适某。
孙男七人:长孙宗哲,醇厚可喜,亦少亡;
次宗旸,以武举进士第,试吏密之安邱,方力爽迈,当涂交章荐之;
曰宗益、曰宗皋、曰宗卨、曰鼐、曰昭,两预乡荐。
孙女十人。
曾孙男一十七人。
曾孙女五人。
伋、备、成、镗,卜以政和丙申某月某日,葬公于祖茔之侧。
某自幼与公子锡游,且系葭莩之末,知公之所存为详。
铭曰:
修之家其德乃真,盟之独其行乃惇。
呜呼如公,是宜庆流衍溢,而俾子孙振振!
宋故处士张公墓志铭(并序 政和六年十月 宋 · 徐常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五
公讳循,字达道莱州莱阳县人也。
其先出于清河,历五季,遂徙焉,谱系不传。
曾祖鲁,故不仕。
祖从谏,故赠通议大夫
父皞,故不仕。
公自少好学,吐辞清劲,有古人风。
甫冠,怙侍继亡,公执丧以礼。
善事兄,服除析居,公取其薄。
人问其故,公曰:「天伦之间,安可以厚薄间」。
公事伯父中散公孝谨,伯父尝称曰:「是子乃吾家豪杰」。
父先公尝贸易于东莱高氏,公疑其出入或负高,尝曰:「宁使人负吾翁,不可使吾翁负人也」。
每欲暗偿。
家人曰:「待言而后与」。
公曰:「彼之不言,高氏德也。
我不图报,岂吾翁志哉」。
乃以钱五万留高氏,后不复取。
元祐初,公以进士校文礼部,不预甄收。
邦人曰:「公负奇才,高越士伦,俛从时学,取青紫犹拾芥。
独耽古文,将邀荣宠矣」。
公曰:「务口耳末习,侥倖虚名,非我所志。
若能躬行所学,荣莫大焉。
轩冕傥来,复何介意」。
乃洒扫一室,购集群书,未尝一日释卷。
县长佐望风怀想,见之往往顷尽。
人苟有疑,必往论质,交游沓至,门无虚日。
公姊□东莱潘生,不能自营。
公曰:「我食肥甘,姊苦藜藿,于我安乎」!
遂挈全家以舍其第。
至于宗族故旧,咸与周济,岁费不减数百缗,繇是家无馀资。
公本清俭起家,惟稍葺田园,不蓄奇货,谓华丽之末,非所以训子孙。
绍圣三年七月二十一日辛未,公病故,享年四十有九。
公娶潘氏,生四子:长曰去伪,累以进士贡礼部。
次曰去非,次曰去病,次曰威,皆应进士□。
孙六人:长志坚,次志宁,次志修,馀皆少而未名。
政和六年十月二十四日,葬公莱阳北祖茔,潘氏祔焉。
公性天高明,心地夷旷,重信义泰山,视富贵如浮云
当时名卿巨儒辄有承问,不敢以韦布礼。
余尝宰莱阳,聆其德音,遂结为忘形之交。
自潍阳相别十有八载,及守东海,意谓复见故人必矣。
其子忽遗书求余作铭,余闻之,不觉潸然流涕曰:「余之德薄,遽至此也」。
呜呼!
朋友之丧,千里往吊,古人之义也。
余有志往,无因而前。
乃作铭曰:
伟哉张公,少有令名。
天资孝友,德性刚明。
文章粹美,落笔惊人。
货资不有,均及六亲。
天啬其寿,丧余真友。
铭藏佳城,用传不朽。
朝奉大夫、知宁海州军事徐常撰,朝奉郎、新差监棣州商河县酒税吕询书。
按:民国《莱阳县志》卷三之三下,民国二十四年印本。
剔银灯 元 · 佚名
 出处:六十种曲 白兔记 第十一出
生:刘智远得罪自知。因贫困多蒙周济
有缘千里能相会。这恩德何日忘之合前
吕端正好 元 · 佚名
 出处:元曲选外编 小张屠 楔子
我则待积阴功。
他则待贪财物。
咱两个利名心水火不同炉。
全不肯施财周济贫民苦。
无半点儿慈悲处。
好姐姐 元 · 佚名
 出处:六十种曲 白兔记 第四出
生:祖居沙陀村里。
智远刘家嫡子。
双亲早亡。
此身无所倚。
周济
若得太公收留取。
结草衔环当报你。